杨亚洲何许人也?


一个电影爱好者若干年的大量电影吞噬活动,其最直接的一个后果,就是培养了一种对电影的“鉴别力”,这个鉴别,实际上就是对电影价值的一种判断,而这个判断不是源自于任何别人的教条,而是源自对大量原材料的反复接触和分析,在有意识的努力之下,很多这些判断可以上升为一种“美学

或多或少地形成一种“美学”,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,都很难避免。但一旦这种美学形成了,他对观影活动有着怎样的影响呢?

最明显的,就是对某些人嗤之以鼻,对另一些人无限崇拜。

或者,对某些努力嗤之以鼻,对另一些无限向往。

比如,你可以对侯孝贤的长镜头和场景调度赞叹不已,而对好莱坞式神经质的正反打不屑一顾。

这个选择导致你倾向于定义某些电影是真正“电影的”,而其他则被你无情地扫出你所划定的“电影艺术”的圈子。

先不谈个人经历,背景和艺术修养的境界所导致的差异,这个所谓电影艺术的圈子,他真正存在吗?

前一段时间Paul SchraderFilm Comment上撰文,论建立经典电影库之必要性,最简单的理由,就是现在电影太多了,比蚂蚁还多,大家没时间一个一个看过来,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,还是看经典比较好。而这个经典,要依靠权威人士来编定,就好比当年哈佛经典文库的建立。Paul Schrader还说了什么,我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,好像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见识。只是到最后,他拿出一个单子,分作三档,金牌,银牌,铜牌,各二十面。

这个不看则已,一看让人倒抽一口凉气。

Jean Renoir被列为最不可缺少的导演,而La Règle du Jeu被列作第一名,号称是任何经典电影榜上不可缺少的作品。

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也来弄一个经典榜,但是如果我要弄一个的话(等我快死了,再也不在乎别人对我拍砖),你很可能是在上面找不到La Règle du Jeu还有Jean CocteauOrpheus绝对也是要被我剔除。

原因?因为我不喜欢,实在是不喜欢。

我知不知道他们很重要?知道。

为什么重要?因为有很多人觉得他们很重要。他们还写了文章来解释这个重要性。

这些文章我看了没有?看了。。。一些吧。

那么看了之后我没有改变我的看法?没有。

我有没有资格,有没有必要坚持自己的看法?。。。。。。


现在说到杨亚洲。前一段时间杨亚洲来到蒙城,参加一个不怎么显赫的电影节(国内人民有所不知,这里电影节无数,但只有一个festival du nouveau cinema算得上有点规模)。最后倪萍抱得最佳女主角奖。

这个新闻我当然是不可避免地看到了,但是却从来没想过要去瞧瞧他们究竟弄出的是个什么名堂。杨亚洲,那不是拍电视剧的吗?倪萍,那不是干电视主持吗?他们在一起掺和电影,那电影能好到哪里去?

前几天,系里一位老教授(号称亚洲电影专家)邀大家去他家里看片,看的恰好就是杨亚洲这次拿到蒙城的“雪花那个飘”。冲着有酒喝,有牛吹,我去了,然后就有了若干的感想。

首先,存在这样一种电影,你既不会去仰慕他(因为问题很多),也不能完全贬斥他(因为颇有新意)。

其次,如果第一条不算什么,这个片子让我认识到,他的美学系统和我的完全不一样:他并不努力追求我认为应该追求的东西,也不尽量避免我认为最好避免的东西。杨亚洲有很强的喜剧意识,但他的喜剧,居然是建立在一个情节剧的骨架之上的。相对于纯喜剧,他不愿意放弃煽情;但说起脸谱化,它比疯狂的石头还要脸谱化一大截。他的脸谱化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,再配合一种让你啼笑皆非的诚恳,这个奇怪的混合体由此而散发一种强烈的能量,一种活力,如我们教授所说,是只有好莱坞电影里才能看到的(我觉得戈达尔也有)。

泥鳅也是鱼,据说在艺术性上要更胜一筹,我没有看到,但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。也不会影响我对这部影片的判断。

回到经典电影的话题,本来很多人就对Paul Schrader的名单大不以为然,我也觉得这个搞法很可疑(经典名单是个很私人的东西嘛,怎么可以拿出来给大家看)。现在看了杨亚洲同志的作品,更是坚定了这个看法。杨是肯定算不上经典的,但是有机会看,那还是要看一看,很有好处,相当解毒。


edit

No comments:

Popular Posts

Blog Archive